規模與人力

我們可以用一間零售店數字來表達規模跟人力的關係。
假設一間零售店的毛利是35%,意思是說賣100塊的東西扣除產品進貨成本後只剩35塊的空間了,這個100塊是指真的賣出去的價格、收到的錢,不是定價
如果一年營業額是2000萬,毛利率是35%,毛利就是2000萬*35%=700萬,這個數字在扣除人事、店面租金及水電費用後,就可以大致推估一年賺的錢

假設養了8個人,每年年薪60萬(月薪4萬、年終2個月,在家勞健保等等),就是480萬,租金一個月10萬,就是120萬,水電應該比較低,我們抓一個月2萬,就是24萬

這樣就可以大概推估這家店的利潤是:˙700萬-480萬-120萬-24萬=76萬,然後有另外一家公司營業額是200萬,毛利就是70萬,就沒有空間了,不能有租金,只能養老闆自己一個人。

情況1營業額2000萬,可以養的人是8個人,情況2營業額200萬,就必須什麼都自己來,可以養活老闆自己一個人。

在情況1,有養員工,善加管理的話,老闆自己比較可以不用那麼累,但前提是要能創造2000萬的營業額。情況2就是老闆自己幹,但一人飽全家飽,兩種模式有沒有哪個模式比較好?見仁見智,大家挑自己合適的,但要意識到選的路後面的涵義,例如,所選擇的模式是只能創造200萬營業額的模式,那就代表凡事都要自己來,沒有資源再去請一個人;如果想請人讓自己輕鬆些,那就必須要確定模式是可以創造更多營業額的,才有機會賺錢。

不管是種植、養殖,甚至是各行各業的投入,首先一定要評估我們以為可以賺錢的模式對應的營業額是多少? 有沒有請人的空間還是都要自己幹? 投入創業的人對於當下的辛苦總是以為創業伊始,辛苦一下是應該的,等將來發展起來了再請人就好了,但卻花了太少的心思去思考模式能不能放大?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