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我們今年跑出個Podcast,倒也是我當初回農沒有想到的,不過卻也是開始落實我們當初的一些想法。
最開始是有規劃一些題目,但實際執行時應該說順著我們當下的想法走。等一季12集全部出來後,我把每集的主題整理出來,才赫然發現,12集的內容某種程度的反應了我們現階段對農業的看法與著墨。
一到四集一方面是介紹我們,一方面卻也是分享一個回農的角度給大家:用最實際的思考去呵護我們最浪漫的夢想,並用我們的這個個案來傳達。
從產業的角度去思考,看到產業痛點並尋找解決方案,這讓回農者從開始就已經把自己要做的事上升到產業這樣的視野了,除了可以更清楚自己所處的位置外,也更容易爭取到資源;
真得下去做,再來就是思考現金流量,只有活著才有實現自己想法的機會,透過現金流量的思考(或更專業的講法:預估損益表、預估現金流量表)會讓回農者更清楚的意識到自己的想法有多少可行性,這其中的重點是規模,要算出那個想法對應的規模跟對應的人力,要算出要到什麼規模才可以損益兩平…然後我們才知道我們離夢想有多遠?或至少有心理準備說要等待多久才能輕鬆些,或是永遠都不會輕鬆…..
最後是心態,問每一個創業的人,沒有一個人會跟你說過程一路順遂的,重點是遇到挫折後的心態,我們建議的心態是外放的、積極尋求外援的。失敗了,沒什麼不好意思的,我們只是在成功的路上而已,趕快再走出去,再去聽、再去吸收,讓每一次的挫折都變成自己成長的機會,而安排自己有一些走出去的時間一定比自己從頭到尾關在自己的世界中,更有機會接收到各種資訊的。
從產業的角度思考、現金流量的規劃、心態的外放、吸收,這是我們在這四集想跟大家分享的。
✅SoundOn :https://reurl.cc/2rqyd9
✅Apple Podcast:https://reurl.cc/ze943k
✅KKBox:https://reurl.cc/ZGxq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