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WS)【智在家鄉】科技翻轉一級產業!用AI與AIoT打造友善農業、預防禽流感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李映萱、胡照鑫、李盛雯、徐以琳、許哲綱、劉宇軒、李新琳 /新竹報導

鑑於2005年台灣大規模爆發禽流感,每年撲殺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禽隻,不僅是產業的損失,更是對生命莫大的傷害。團隊「智慧水禽家」在此次聯發科技數位社會創新競賽中,特別應用AIoT 技術來降低水禽養殖染疫風險。

回憶起為什麼會發想與執行此計畫,團隊表示一切源於組長蔡英地。蔡英地回農前曾是上市公司的高階主管、集團財務長,幾經思索人生下半場舞台要如何登場時,想到小時候養育全家的肉鵝產業爆發禽流感一夕歸零,基於情感及商業的思考,蔡英地毅然決然帶領團隊走上了回農之路。

起初先是開發非開放式禽舍養殖肉鵝技術,接著發現需要有一套技術來替代人力、減少人員進入禽舍作業、帶進病毒的風險,所以一群人開始尋找資源,盼能把心目中的解決方案實現,也因此開始了與中興大學師生的合作,最終組成了智慧水禽家參賽。

▲非開放式禽舍與科技結合將可強化生物安全、提升養殖效率、友善管理,將可打造現代化的養殖環境。

團隊提到,在執行計畫的初期,以為已是非開放式禽舍,就不會染上禽流感,但後來才發現僅是解決鳥類散播病毒的問題,仍無法避免人員進入禽舍作業帶入病毒的風險,因此決定開發一套AIoT技術替代人員進入禽舍作業。而在尋找AIoT解決方案的過程中,團隊發現如何用機器取代人力是最難克服的問題。幾經嘗試並加上蔡英地父親的養殖經驗傳承,最終他們選擇在水池上方架設影像追蹤系統,來達到鵝隻健康預警功能。

▲智慧禽舍設備將可嚴格控管任何可能影響鵝隻的因素,落地後將可大大替台灣養殖業帶來變革。

根據團隊所提出的科技應用,建置智慧環控鵝舍,採用更加智慧化的控管,包括鵝隻採食量、體重等數據進行大數據分析,將可更有效率地分析建構最佳密閉式禽舍養殖條件;影像監測方面,利用水禽停留水池時間監測系統,進行量化數據分析,掌握鵝隻在水池停留的時間,提供鵝隻早期健康預警,降低風險。

最重要的是,在實現遠端監看與控制後,管理人員必要時僅需透過手機就可以處理禽舍作業,改善傳統只要禽舍內有禽隻,農民就無法離開禽舍的作業模式,讓禽舍管理員有更友善、人性化的工作環境,也易吸引青年回農,同時能讓水禽染疫風險大幅降至最低。

智慧水禽家預測,非開放式禽舍養殖穩定生產及較高的育成率將成為四湖鄉打造終端品牌的重要競爭力。這樣的特色品牌可為四湖鄉將鵝隻的產值從每隻 600元提升到每隻 2,000元,若以一個養殖場面積平均約1,500 坪,可養殖隻數為 4,800 隻,粗估每 10 個養殖場改建後年產值為新台幣 3 億 4 千 6 百萬,讓團隊深刻了解到非開放式禽舍養殖、AIoT 技術在四湖鄉可以扮演的角色並持續努力下去。

媒體連結:https://cnews.com.tw/134211119a01/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