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工機制的演化

財務長的農業筆記第5到8集聊到肉鵝產業本身,其中有聊到產業的分工機制,沒講到的是分工機制的演化:
肉鵝產業的分工,看似簡單,其實也不容易,想像篳路藍縷的那個我父親開始養鵝的年代,整個肉鵝產業的配合機制是一步步建立起來的。

產業初期還沒有盤商這樣的角色,那時候養殖戶是自己去孵化場買小鵝、自己跟飼料廠商買飼料、鵝養大了,自己找”販子”來收鵝。在這樣的機制裡,資金的壓力、飼料廠飼料品質的好壞、成鵝後能不能找到販子來收鵝都是風險。

父親最開始是養種鵝,也就是鵝養大來下蛋,鵝隻已經開始下蛋了,但卻因為新換的飼料廠商給的飼料有問題,導致鵝隻產期嘎然而止、損失慘重。父親一個小農卻也很難爭取到多好的賠償,那應該是我國小的時候,我到現在都還印象深刻,對方來家裏談,一個小農無力作為的無奈與壓力。

這件事父親自己談的不多,倒是每次會聊到的是大鵝上市的時間點如果遇到”堵市”,市場供過於求,就很辛苦,鵝隻到這個階段飼料繼續吃,但體重不會明顯增加,增加的飼料成本會把養殖的利潤吃掉,養殖戶很急,但販子因為市場供過於求,卻避而不見,壓力整個在養殖戶身上…

慢慢的,盤商的角色出現了,由盤商來整合資源,盤商跟孵化場合作,談好每周要跟孵化場訂幾”台”小鵝,再把小鵝調度給契養戶養殖,鵝隻養大了,盤商在一定的時間去抓鵝,賣給屠宰場。在這樣的機制裡,小農的壓力變單純了,只要把鵝養好就好,不用擔心買不到雛鵝,也不用擔心養的鵝沒人抓,飼料的品質也由盤商把關,甚至連買小鵝的錢、買飼料的錢都是等到盤商抓鵝後才跟盤商結算,我父親會說這是”無本生意”,在沒有禽流感之前,我父親一直覺得養鵝是個好生意。

產業再進一步發展,就是”代工”,養殖戶這時候就是代養,只要成鵝的育成率有到達最低門檻,就是算每隻成鵝的代工費給養殖戶。這個模式在禽流感後就不再流行了,因為養殖的風險太高,沒有辦法穩定在一定的育成,這個模式很難運作。

當然,隨著養殖戶的壓力減輕,對應的一定是養殖利潤的合理化,養殖戶的利潤一直到禽流感後才又起了變化,這時候整體的育成率低,少數高育成的養殖戶就享有了超額利潤,養鵝變成是一個”拚搏”的機運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