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其他農友對於光電的態度,向天歌的態度是積極的。從回農始,我們就槓桿著光電的資源做為我們發展密閉式禽舍養殖肉鵝技術的財務支撐。開始技術模索的三年,我們沒有穩定的現金流入,但改建及設備支出就已經花了1000多萬,我們靠的是屋頂太陽能的售電收益去償還貸款,這是向天歌一路發展過來的基礎,沒有當時的太陽能收益,就沒有現在的向天歌。甚至到現在,我們已經從第一場、第二場到第三場,太陽能仍是我們打底的現金流,代表的一個相較於養殖(有可能遇到禽流感)、品牌(市場變化大)最穩定的現金流。
然而,我期待或我主張的用綠電去支持農業發展,並沒有我想像中的遍地開花。
1KW太陽能的建置成本大約是3.5萬到4萬,而我們可以大約抓4分地可以做500KW(以畜牧場為例),也就是總共需要支出1750萬到2000萬。而透過跟政府申請綠電貸款(EX:百億綠能專案),可以貸到9成,所以實際上要拿出來的錢是200萬,然而縱然只是200萬,且也是對農民很大的支出,更何況後面還有1800萬的貸款要扛著,所以九成九的農民會選擇把農地承租出去(也是為什麼沒有更多類似向天歌的案例發生的原因)。
這是商業機制卻也是問題核心,當農民把農地、魚塭租出去,這塊土地就已經脫離了一級產業、脫離了地方。當農地就不再提供地方工作機會、創業機會,也就沒有人,也就不再有”地方”。
假設我有一塊農地,現在他跟我的關係是”收租金”的關係,那就代表著我可以住在台北收、我可以住在高雄收,我不用回到”地方”;如果有一個年輕人想回到”地方”,他卻發現沒有可以耕種的地,沒有”人(消費者)”可以支撐他開一間店、做一個小小的創業;沒有一個自然環境可以支撐他辦一個農村小旅遊、農事體驗!! “
地方”沒有了,”地方的產業”沒有了,我們將會失去多少東西?
資本跑的最快,當大家都還沒準備好,事情就已經發生了,養殖的技術還沒有準備好,就已經跑出了一推魚電,就算養殖技術準備好了,但那樣大的一個場域的產能要怎麼賣? 怎麼能期待幾年的時間地方就準備好呢?產業就準備好呢? 但資本是只講成本效益的,這塊地光是做太陽能效益就夠了,至於地方、至於產業,那不是資本需要去思考的事情。
土地之於資本只是個生產要素,但對於地方那是”安生立命”之所。
我總是感嘆自己跑得太慢,我總是期待第一線畜牧、養殖、種植的生產業者要主導農地上太陽光電的發展,要槓桿太陽能的資源去支持太陽光下農業的發展,唯有讓在土地上安身立命的人去主導太陽光電的發展,那麼才不會太”過”,太陽光電才會”融”入我們的生活環境中,而不是很野蠻的直接”蓋”過去。
在以前我會以為一切是商業機制,但是在現在,我會以為我們在機制上必須去思考、去打造一個讓一線的畜牧、養殖、種植業者主導整個(或是至少一部份)農地上太陽光電的發展,我們才留得住產業、才留得住地方。
#農電議題